Register

裁判、教練專區
誰在線上
44 位使用者在線上 (1 位使用者正在瀏覽 NewBB 2.0)

成員: 0
訪客: 44

詳情...
計數器
今天: 740740740
昨天: 2287228722872287
本週: 740740740
本月: 5989259892598925989259892
總計: 3270949327094932709493270949327094932709493270949
平均: 763763763
LogCounterX by taquino
台灣藝術太極拳總會論壇主頁
   太極相關
  「人無遠慮,必有近憂。」之第二階段人生

正在瀏覽:   1 位訪客

 

 最下方   上一篇主題   下一篇主題
  •  文章評分
      對本文章評分
      非常好
      還不錯
      普通
      還可以
      要加油
發表者 內容
「人無遠慮,必有近憂。」之第二階段人生
#1
管理員
註冊日期: 2010/12/26
來自
發表: 116
等級: 9
HP : 0 / 219
MP : 38 / 7871
EXP: 79
所屬群組:
網站管理員
已註冊使用者
離線
「人無遠慮,必有近憂。」之第二階段人生 郭建成105.03.01

「人無遠慮,必有近憂。」語出《論語•衛靈公》這句話大家大致能理解,但是對於人的壽命長度來說,老年的老化、退化確實是人類的遠慮,從現在政府頭痛於長期照護所延生的人力、財力問題,家庭的負擔、人倫的煎熬,層出不窮的社會問題等可見一斑。《中庸》所謂:「凡事豫則立,不豫則廢。」,老年是人生的必然過程,生涯規劃必須有這段人生的規劃,以及階段性任務的鋪排,否則「昔日戲言身後事,今朝都到眼前來。」的人生窘境會充滿驚惶失措、孤單無依,毫無境界可言。

人類受益於醫藥科學的發達,身心保健知識的普及,飲食營養供應無缺,網路世界的無遠弗屆,造就生命長度逐漸加長,從「人生七十古來稀」轉變到「人生七十才開始」的觀念啟發,培養出高齡化的社會。人類本來就是地球上資源的一部分,身體不過是水、蛋白質、礦物質、脂肪的構合物質,只是這個物質上面有一個在運用自然資源的心靈,這個心靈的善與惡、自私或無我的觀念,主宰這個社會的昇華或墮落。

人類生命的長度有很多相關因素,外在因素如大自然環境、風俗習慣、居家環境、政治制度、意外事故,內在如遺傳因子、教育知識及個人生活習慣、各自生命的價值觀等。但是,如意享盡天年是大家的心願,卻也人人有希望,個個沒把握,畢竟天年是保持生命完整到自然結束,其間牽涉到個人養生及上述內在、外在因素的影響,所以強求不得。

老化雖然是遠慮,上帝恩典讓父母「老」給我們觀察學習,人及早從父母的身上學習照顧自己的未來,用心揣摩、研究一代的距離(以前一代18年,現在可能要30年),進修這門人生的必經課程,這是必須的。用5、60歲的壯年身體經驗去管理8、90歲的老人身體與心態,若非用體貼、用孝順、用學習的心去經營,必然產生家庭隔閡,引起家庭糾紛,老人自殺比率居高不下,在親情觀念上的疏離,佔有很高的因素成分。所以個人以為上帝在人生學習的路上設置幾扇門,卻把鑰匙留在父母身上,學習遇到瓶頸,父母是唯一解答。

黃帝內經《素問。上古天真論》有段話說「上古之人,其知道者,法於陰陽,和於術數,食飲有節,起居有常,不妄作勞,故能形與神俱,而盡終其天年,度百歲乃去。今時之人不然也,以酒為漿,以妄為常,醉以入房,以欲竭其精,以耗散其真,不知持滿,不時御神,務快其心,逆於生樂,起居無節,故半百而衰也。」估不論養生之法,只以壽命長度「盡終其天年,度百歲乃去。」而言,唐代醫學家王冰、《尚書•洪範》皆認為天年是120歲,現代科學家不管從生長期推演、哺乳類動物性成熟期來推算,或是從動物的胚胎細胞在生長過程中分裂的次數來推算,人類的自然壽命應該落在120~150歲之間,可見人類自然壽命的長度,古今看法一致。

人的生命長度及生命品質應由自己定義,依中醫陰陽理論,陰陽相濟是達到致中和的不二之路,也就是說陰陽在平衡穩定的狀態下,各自擁有互補的能力,一如人類的身體,在身心平衡的狀態下,可以壽至天年。

個人定義人的生命應分為兩階段,60歲如日當中,是陰陽的分界點(此時的陰陽代表兩種生活型態),第一階段為0歲至60歲,這是生命的成長與茁壯期,身強體壯,運用大腦思考,肩負生計與繁殖的重責大任,這是太極的陽面。60歲以後身體組成逐漸向負面變化,肌肉量少了,脂肪增加了,新陳代謝變慢了,也開始限縮了身體的功能與機能,肌力消失而遲緩行動,平衡能力減弱而跌倒,造成身體各部位的損傷與退化,自信心也受到影響,生活品質從此低落,及至氣虛血弱,臟腑衰竭,而致死亡,這是太極的陰面,是人生第二階段,經營第二階段人生就是要維持第一節段的能量,維持越久,越不容易老化。

所以第二階段的人生不應該是老態龍鍾、步履蹣跚,也不應該與醫院、養護中心為伍,太極的陰面猶如陽面,它是活潑的、快樂的、健康的生活狀態,延續陽面的生活節奏,只在經營每個生活的節點上,不管起居、運動、工作,每樣都加上柔韌、沉靜、用心的元素,時時注意保持身體正直,關節流利,行動自如,與自然同呼吸,與天地相共舞,身體是心靈的工具,不是心靈的牢房。記住要重新擬定人生的目標,然後以十年為一階段,設定每一階段任務,逐段完成直到天年。
發表時間:
2017/3/13 8:42
產生PDF文件 列印
最上方
 最上方   上一篇主題   下一篇主題

 


 您 無法 在此發表新主題
 您 可以 觀看主題
 您 無法 在此回應文章
 您 無法 在此編輯自己的文章
 您 無法 在此刪除自己的文章
 您 無法 在此新增投票主題
 您 無法 參與投票
 您 無法 在此上傳附加檔案
 您的主題 必須 經由管理員審核才會公開
智慧小語
腹有詩書氣自華,人到無求品自高。

讀書